close
金马仑山高气爽

文 / 潘捷  
專家 / 杜洪蓉 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醫師
 


你們家是不是剛添了小寶寶呢?你是不是常常看著他,注意他的一舉一動?觀察新生寶寶,是一項有趣且充滿驚奇的活動,新手爸媽們,不妨立即試試!!


認識新生兒發育標準

基於照顧寶寶需要,你必須先認識一下新生寶寶的發育標準,那麼只要透過對比,你就可以知道他在整體上是否發育正常。

★體重:正常的新生寶寶在出生時,體重約在2500~4000公克之間,一般則在3000公克左右。體重是反映新生兒身體成長的重要指標,千萬別忽略喲!
★身長:身長是反映新生寶寶骨骼發育的重要指標。正常足月的寶寶在出生時,身長應該在47~52公分之間,平均為50公分,同時頭長大約占身長的1/4。
★頭圍:正常足月的寶寶出生時,頭圍為31~35公分左右,如果頭圍過大或過小就要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了。
★胸圍:正常足月的寶寶出生時,胸圍比頭圍小1~2公分,一般為31~33公分。
★體溫:寶寶剛出生時,體溫一般會略為下降,但在12~24小時內會逐漸回升,穩定於36~37℃之間。
★呼吸:每分鐘35~45次,哭鬧的時候可以達到60次。
★心跳:新生寶寶心跳平均每分鐘120次,最快可以達到140次。

新生寶寶觀察法

瞭解了新生寶寶的發育標準,你是否已經對照過自己的寶貝了呢?除了剛出生時的體重、身長等發育指標外,新手爸媽們在觀察寶寶的時候,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皮膚
新生寶寶的皮膚很嬌嫩,對外界的刺激很敏感,因此很容易出現皮膚疾病。一般而言,新生寶寶的皮膚顏色應呈淺玫瑰色,如果出現發紺(稍微帶紅的黑色)或蒼白,則應及時請醫生診治。此外,還要看有沒有黃疸、濕疹、紅斑或小膿包,有無感染,頸下、腋下、腹股溝等容易感染的部位尤其要注意。

2.肚臍
臍帶是寶寶在胎兒期與母體溝通的通道,在寶寶出生後,它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但臍帶殘端是一個開放的傷口,而且與血管相連,在未脫落之前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導致臍部化膿,讓病菌趁虛而入,嚴重時可引起全身感染,導致新生兒敗血症。

因此,父母要細心照料寶寶的肚臍,隨時保持寶寶肚臍的清潔與乾燥。觀察時尤其要注意,若發現寶寶的肚臍濕潤,就要及時處理;如果一週後臍帶還沒有脫落,那就要帶寶寶去看醫生了。



3.喝奶情況
給寶寶餵奶時,可以觀察寶寶喝奶的情況是否正常,有無吐奶現象。

剛出生的寶寶吐奶是正常現象,只要他的臉色和情緒都不錯,就不用太擔心。但如果寶寶出生後的第2週開始,出現每次餵奶時都吐得很厲害,以及體重不增加的情形,就應該看醫生了;此外,如果寶寶吐個不停、全身無力,或者又吐又發燒,也一定要立即就醫。

4.大便
大多數寶寶在出生後24小時以內會排出胎便,顏色為深綠色、棕黑色或黑色,呈粘糊狀,無臭味。

如果孩子出生後超過24小時不見胎糞排出,應交給醫生檢查。以後隨著給寶寶餵奶,糞便顏色會逐漸變淡,一般而言,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餵食配方奶粉的寶寶,大便則為淡黃色或土灰色;至於混合餵養的寶寶,大便略呈黑褐色。如果寶寶的大便顏色少見,或者呈水樣、油樣狀,就應該去看醫生了。

此外,父母還要注意寶寶大便的變化,如次數、形狀、味道……等,如果與平時相比有較大的變化,便應該向醫生尋求諮詢。

5.小便
新生寶寶體內缺水,腎臟發育也不完善,所以小便通常比較少,一般要在出生後36小時左右才會開始排尿;但如果寶寶出生48小時後還沒有排尿,則應該請醫生檢查。

6.哭鬧情況
寶寶們天生就會哭,而且他們哭鬧的原因也很多。

寶寶正常時的哭聲比較婉轉,當他哭鬧的時候,父母可以拍拍他,和他說說話,或者是抱著寶寶,將他貼在自己身上,讓他聽取你心跳的聲音;另外,你還可以握住寶寶的手,並放在他的胸前,這些方法都會使他安靜下來。如果這樣他還不能安靜,父母就要找尋原因,看看是餓了,還是尿布濕了?凡是只要採取一點行動就能使寶寶安靜下來的,這種哭鬧即屬正常。

如果寶寶的哭聲與平時不同,比如說發出尖叫般的哭鬧聲,或者一直哭個不停,還不願吃奶,甚至還伴有嘔吐、臉色發青等症狀時,就不能再掉以輕心,而要立刻帶寶寶去醫院。


洗澡是觀察寶寶的好時機

洗澡對寶寶來說是一種享受,對父母來說,則不僅是最佳的清潔工作,也是一種親子互動,同時,洗澡也是觀察寶寶健康狀況的好時機。

給寶寶洗澡時,可以先看看他的皮膚(包括顏色)是否正常,有沒有濕疹等等,這時尤其方便觀察腋下、腹股溝等平時不易發現異常的地方;此外,還可以看看寶寶的生殖器是否健康。

你看,洗澡有這麼多好處,新手爸媽們可別錯過親自給寶寶洗澡的機會喲!


大驚小怪

有些異常狀況,其實並不是什麼大毛病,當父母發現寶寶出現這些狀況時,不用太過驚慌。

1.生理性體重下降
寶寶的體重下降並不一定是病,新生兒在出生後2~4天,體重可能會下降6~9%
,但不能超過10%;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多半是新生兒進食和飲水少,或是肺與皮膚的不顯性失水及大小便排出所致,一般在10天左右即可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2.生理性黃疸
有些新生兒出生後3~4天內會開始出現黃疸,皮膚呈淺黃色,鞏膜(白眼球)略微發黃,這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的肝功能不健全,一般在7~10天後就會自然消褪。
*注意:但父母們千萬不要因為有「生理性黃疸」這種說法,而對寶寶皮膚發黃不重視,如果在出生後24小時內就皮膚發黃,且很快加重,或兩週後黃疸仍不消退,就應該去醫院檢查。

3.乳房腫大
不論男孩或女孩都會出現兩側乳房腫大的現象,多在出生後3~5天內出現,大約十幾天時最為明顯;這是受母體雌激素的影響所致,大多數在出生後2~3週會自行消失,因此媽媽們千萬別用手去擠,以免引起乳頭感染化膿。

4.長馬牙(或稱板牙)
它長在寶寶口腔的上顎正中或者兩側,為黃白色的小點;這其實是上皮細胞堆積而成的,千萬不能像老人家說的那樣把它挑掉,否則很有可能會引起口腔感染,最好的處理方式是帶寶寶去看兒童牙醫。

5.螳螂子???
這實際上是指新生兒口腔兩側的面頰各有一塊隆起脂肪墊,屬正常現象,吸奶時,它可使口腔負壓增加,有利吸奶,且隨著寶寶長大,這些脂肪墊會自行消失。

6.呼吸不規則
新生寶寶呼吸時快時慢、時深時淺是正常現象,這主要因為寶寶呼吸循環中樞發育還不成熟的關係,隨著中樞神經系統和各器官之不斷健全,寶寶的呼吸就會逐漸變得有規律。


*注意:如果發現寶寶每分鐘呼吸超過60次,或者臉色發紫、經常出現呼吸暫停的現象,那就應及時就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dernd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