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道衛(Josh McDowell)

麥道衛(Josh McDowell) 



  
艾美今年14歲,但她5歲時發生的一宗舊事仍歷歷在目。
  
一個深夜,艾美被窗外的雷電驚醒了。房中漆黑一片,艾美嚇得哭起來,飛奔到隔壁房間父母的床前。她哭著找媽媽,卻先把爸爸吵醒了。
  
爸爸向她怒吼:“你幹麼不在自己房中睡覺?馬上回房!”
  
“爸爸,我怕。”艾美情急之下,哭得更大聲了。
  
“胡說,你已是大女孩了,該獨立了!”艾美以乞憐的目光向媽媽求救。媽媽已醒來,但她只是垂眼望地板。
  
“聽到麼,"爸爸越罵越兇,孩子嚇得發抖。 ”馬上回房去,不要再煩我們!”
  
艾美走出父母的房間,把自己反鎖在浴室裡。她亮起了燈,整夜瑟縮在浴缸裡,每一次的雷聲都叫她發抖哭泣。以後每逢夜間雷雨大作時,艾美都反鎖自己的浴室裡,
她痛苦地發現她不能期望得到父親的安慰和同情。
  
這故事最可怕之處在於它是真人真事。艾美雖然已克服了對雷電的恐懼,只是她得不到父親的安慰和支持所造成的創傷,至今仍困擾著她。
  
這種創傷導致很嚴重的後果,專家的研究發現,當孩子在家中得不到所需的安慰及支持,就會灰心喪志、孤獨、空虛、又變得怯懦怕事。另一方面他/她又會變得濫交、害怕失敗、厭倦生命及容易染上不良癖好。
  
年輕人若得不到父親的安慰和支持,就難以處理自己缺乏安全感的問題,因此難以抗拒朋輩的壓力,容易被人教唆做出不當的事情,他們也較容易結交損友,會為取悅人而不惜出賣自己的身體。
  
得到父母的安慰及支持的年輕人就自信得多,他們知道自己得到家人疼愛、支持、內心平和,對產生同情憐憫,他們能慷慨待人,對人生充滿希望。
  
我當然不齒艾美父親的冷酷無情,但我得承認,我也曾多次令兒女失望,在他們需要支持安慰時不加援手,但這只是我無心之失,我一直努力做個安慰及支持孩子的父親,我要求自己對孩子的恐懼及痛苦敏銳,我要以安慰及支持來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令他們拒絕不良的影響,能結交健康的朋友,及得到朋輩的羨慕和尊敬,我要像天父般善待我的孩子。 

爸爸的形象

我們的天父安慰又支持他的兒女,當我們經歷人生的艱難計劃調節試練,神就在我們的身邊。聖經記載:“義人呼求,耶和華聽見了,便求他脫離一切患難。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詩34:17-18)
  


另一處經文說:父神就是發慈悲的父,我們在一切的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參林後1:3-4)。天父是父親的模範,他滿有同情憐憫,當他的兒女遇上危難時,他必不會不耐煩或發脾氣,他只會安慰我們,又支持我們勇往直前,他是我們危難中最好的幫助,因為他賜給我們力量和忠告。
  
神的安慰適用於我們「一切的困難」,無論我們是因為愛神而是遭逼迫,或因自己的愚昧而自食其果,就是當我們不值得人同情時,神仍要愛眷安慰,當我們軟弱跌倒時,他要把我們扶起。
  
「他必象牧人特產牧養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懷中,慢慢引導那乳養小羊的」。 (賽40:11)。
  
就是當我們犯罪被神懲罰時,他的安慰及支持仍覆庇我們。詩人大衛感受最深:「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詩23:4下)。 
牧羊人那根長長的竿用途極多:輕輕觸在小羊身上,小羊就享受呵護安慰,牧羊人也會用長竿把初生的小羊鉤起抱在懷裡,竿能引導群羊歸隊,又能帶領羊群走過崎嶇險徑。牧羊人的杖主要作防衛及責打之用,當羊群遇到猛獸攻擊,杖就是打退入侵者的武器,當有羊走迷或不服從牧人,牧羊人以杖使羊走回正路。無論是呵護或責打,兩者都成為我們的安慰和支持,因為都是出於我們的慈愛善牧。
  
我要以好牧人作榜樣,藉著居我心中的聖靈活出天父的性情。無論我的兒女遭遇任何挫折困難,我都要成為他們的支持及安慰。我相信這樣做並不困難,當女兒測驗成績欠佳而傷心、兒子賽球出師不利,從腳踏車上摔下來、或失戀,呵護安慰他們根本是很自然的事。
  
但有些情況可就難以支持和安慰了,例如兒女因炫耀駕駛技術而撞毀你的車,或因不溫習而考試不及格,又如他們推卸責任導致損失,凡此種種自食其果的處境,做爸爸的要像天父般同情憐憫,就變得知易行難。但我們的兒女最需要支持安慰,莫過於此時了。
  
我仍會對兒女過分嚴苛,我有時仍然忍不住斥喝兒女,長篇大論數落他們,但我不斷學習。我學習像天父那樣支持安慰孩子。我不斷學效天父,學習新的教養技巧,包括:
  
接受自己的限制

阿卜是個年輕的爸爸,他對我提起他女兒學習騎腳踏車的遭遇,小女孩努力地調校方向,平衡身體及踩踏向前走,做爸爸的就一直在車旁跑,又以手穩定車子。但當爸爸一不小心放開了手,女兒馬上沖向一棵樹,車翻人倒。
  
當阿卜談起這事時,他仍為自己保護女兒不力而悔疚。他覺得自己應該讓女兒相信爸爸可以隨時保護她,不只在騎腳踏車這事上,也在各樣事情上。
  
當然阿卜並非十全十美,沒有人是完美的。
  
所以當個好爸爸的關鍵,就是要明白及接受自己的限制。我們不能預防孩子擦傷膝蓋,但可以抱起他,親吻他的傷口,我們不能保證孩子不犯錯,但可以幫助他們改正錯誤,我們不能保護兒女免受失望及創傷,但可以與他們共渡難關。我們也無力扭轉他們生命中的失誤,但可以為他們的成就歡呼,把他們從失敗中扶起來。
  
我們不能為孩子做每樣事,但倚靠神的恩典盡力而為,這樣已很足夠。 

肯花時間

一項名為「為何要等」的研究調查中,收到一個女孩的書面回應,述說她的第一次性經驗:
  
我在學校很不愉快,我渴望爸媽給我一點點時間,只要一個擁抱就夠了。但他們總是太忙,我只好去找我的男朋友傾訴,之後發生的事都不是我可預料的,最終我們發生了肉體關係。爸爸、媽媽、當我需要你們的時候,我多麼希望你們在我身邊啊!
  
這少女在學校遇到困難時,她首先尋求父母的關心和安慰,但父母太忙不理會她,她就只好向外求助,結果一失足成千古恨。
  
孩子總把「愛」寫成「時間」,所以如果你要反映天父形象,首先要肯花時間在孩子身上。
  
我在這方面表現欠佳,但我不斷求進步。有一次我們全家到墨西哥度假時,我正在埋首寫書,藹莉來對我說:「爸爸,請你送我去修指甲好嗎?」
  
我心中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我哪有時間做這種無聊事?
  
但我馬上又想到:老麥啊!你只會教人,自己卻行不出來。
  
於是我向神禱告:主啊!求你使我用正確的態度待女兒。
  
然後我放下工作,送女兒去美容院修指甲。後來我很慶幸我願意接送女兒,原來她並不是要我充當司機,只是藉故要我花時間聆聽她的心事,我們暢談甚歡,回程中有一段深入交談。
  
藹莉為著我放下工作送她去修指甲而連聲道謝。因為我肯為她花時間,這不只是表達關心,也是以行動告訴她,我是她隨時的安慰及支持。 

判定兒女的需要

我的好友兆德的女兒快中學畢業了,他以為女兒一定會很興奮,卻發現她悶悶不樂。交談中女兒坦言自己不快樂,因為班裡有多位同學將會獲頒不同的獎項,但她估計自己什麼獎也沒有。
  
當時兆德可以有不同的反應,他可以當女兒無故鬧情緒而不加理會,也可以告訴她這想法很蠢,甚或不合情理,但他知道這些回應並不能滿足女兒的需要。
  
「哎!真不知該怎麼說呢?」他把女兒擁入懷中,只說了一句:「但在我的書中,你是最好的」。女兒的笑容和擁抱,使他知道雖然他不善言詞,但這句貼心話發揮了無窮威力。這位爸爸敏銳地意識到女兒的實際需要。她最需要安慰,她需要知道無論她的學業成績如何,總會有一個人重視她。
  
願意給予孩子安慰和支持的爸爸,首先要敏銳地判斷孩子有什麼需要,你必需細心聆聽又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但你還需要更進一步從他們的言行判斷他們的感受和需要。當孩子說:「你從來不陪我做任何事!」他可能只想得到爸爸的注意。當孩子在球場上擊球前望向觀眾席,他其實很需要你的支持。當孩子遭遇挫敗就大吵大鬧時,他其實希望得到別人的安慰。
  
我不認為父母要容忍孩子過分的行為,但我建議各位爸爸要留意,你最好能預見自己孩子的需要,這樣你就可以在孩子需要你的時候,以適切的說話和行動作出回應。 

學習說安慰及支持的話

作為父親我要學習的東西仍很多,我現在仍很用功地學習去理解,當孩子恐懼、尷尬、失望或受傷時,他們最不需要什麼。我向來都以理性方式去處理問題(包括人的問題),當有人受痛苦時,我的第一個反應總是這樣:「你知道你做錯什麼吧?」或「你明白為什麼這事發生在你身上吧"」但我現在知道,當你受苦時,你不需要別人指正你的錯誤(你該學到教訓吧!)也需要別人訓話(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甚至不需要別人的忠告(如果我是你,我就會......),或不著邊際的鼓勵(笑一笑!事情還不算太差)。
  
我要學習不憑直覺去回應孩子的問題,孩子只需要我在身邊陪伴,擁抱他,與他同聲一哭,及感受他的痛苦。此時他們並不需要我的指正,也不要我的忠言。他們不需要大道理,只想有個肩膀讓他伏著大哭一場。他們此時最需要安慰的話,例如:「我也很難過、親愛的」、「我知道你難受」、「爸爸在這裡」、「我愛你」。你也要說支持的話,例如:「我相信你」、「我們一起面對吧!」和「我全力支持你」。
  
當然,父母有責任對犯錯的孩子施行紀律,但若先給予安慰和支持,隨後而來的教訓和督責就有效得多了。
  
謹慎言語

邊信在他所著的書中引述一項研究發現,大部分父母對孩子十句批評的話中只有一句讚賞的話。邊信又引述兒童心理學家的意見:「四句正面的讚賞才能抵銷一句負面的批評,而批評的話能損害兒童的自我形象。」
  
當爸爸努力學習如何向孩子表達安慰及支持時,他同時要注意他口中的話可以幫助或傷害孩子。如果爸爸慣用嘲諷、指責或批評的語氣對孩子說話,任何表達安慰和支持的說話都被抵消。你若不留神,你的有聲或無聲的表達會令孩子疏遠你,這些殺傷力強的話包括:
  
「快滾開!」
  
「別煩擾我」
  
「我寧願和成年人一起。」
  
「我哪有時間理睬你。」
  
「你這孩子真笨。」
  
「我並不十分喜歡你。」
  
「你真麻煩」
  
「我才不理會你的想法和感受。」
  
有時一句無心快語會使孩子受傷,當他需要安慰支持時也不敢找你,他只好向外求助,有時後果不堪設想。
  
進入孩子的世界

如果你期望孩子完全感受到你的善意和支持,你必須嘗試走進他們的世界,努力找出他們的不敢興趣,他們認為什麼最「酷」、「有型」,他們喜愛做什麼和他們的朋友是誰等等。太多爸爸期望孩子按成人的水平與父母溝通,卻不願意走進孩子的世界,按孩子的水平與之溝通。
  
多年前,女兒藹莉邀請好友來家裡玩,兩個女孩突發奇想,執意要為我的頭髮做造型。
  
我當然拒絕:「噢!請別搞我的頭髮。」
  
但藹莉苦苦相求。
  
我實在不想這兩個女孩用我的頭髮做實驗,但我看準這是進入她們的世界機會。於是我說:
  
「好吧,但我有條件:一、不可剪短或染色。二、我「造」好新髮型後,你們兩人要請我出去吃飯。 」
  
兩個女孩齊聲歡呼,樂不可支。用了定型髮乳,吹風機及許多我叫不出名堂的大小工具,花了一個小時改造我的髮型。完成後我的頭髮硬綁綁地四面八方豎立,活像一架正準備發射的宇宙飛船。我望著鏡中人,馬上後悔我定的第二個條件。我真的應該在公眾場所亮相嗎?可千萬別被人認出來才好!
  
我們全戴上黑眼鏡,到附近一家薄餅店去,那兩個鬼靈精跟在我身後5尺之遙,因為不想人知道她們與我為伍。人們都瞪大眼睛,有一位女顧客還不停翻白眼,幸好沒有人叫警察來。結果我們狂歡了一晚。
  
當然,這種經驗談不上安慰或支持,但我和女兒的單獨約會,打水戰,在按摩浴缸開「爆玉米派對」的愉快相處,使我更了解孩子、在他們需要時給予安慰和支持。而且當我常常走進他們的世界,我就學會觀察他們的情緒變化,明白他們的感受,預知他們要面對的掙扎。
  
安慰及支持的能力不像電視機,可以按著需要去啟動。它較像一片園地,需要經常用愛及關心去灌溉,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你的努力就會開花結果。
  
父母給予兒女的安慰及支持,對雙方都有長遠的影響。你可以看到兒女在朋輩的壓力面前堅守立場。他們深信可以從家裡得到足夠的安慰和支持。他們也會結交良朋益友,因為他們不只是接受,也懂得施予。你又會得見兒女健康成長,越來越得同輩(及父母)的讚賞,他們能幹、充滿自信、他們知道無論在外面遭遇什麼事情,爸爸總會張開雙臂擁抱他們。
  
反省、討論、實踐

1、你的兒女有沒有以下情況?若有、請在小方格內加「√」號:
  
□灰心喪志□感覺孤單
  
□表現怯懦□濫交
  
□害怕失敗□沉迷於不良癖好
  
□易向群眾壓力屈服□感到空虛
  
□難於承受性的誘惑□誤交損友
  
□厭倦生活
  
2、請檢視你加上「√」號的項目,有哪幾項與缺乏安慰及支持有關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過去的哪一段日子,你沒有適時的安慰及支持兒女?可以彌補那失誤嗎?你是否需要向孩子請求原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面的空白處(可另紙寫),列出你可以開始提供安慰和支持的,請選出其中一項,並於本週內實踐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一想你的兒女將要面對什麼事情,預計孩子在什麼時候將會需要你的安慰及支持。你現在要如何作好準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dernd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