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EA 泡球池

文 / 毛群   
專家 / 曹子芳 學前教育專家 


你在孩子面前有威信嗎?在現今獨生子女家庭愈來愈多的同時,許多家長已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威信,他們普遍感到現在的孩子愈來愈不聽話,愈來愈難管,甚至以為是受到環境的影響。然而,教育專家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家長本身。 

威信不是威嚴
有些家長誤以為威信就是威嚴,所以經常發脾氣,以為「棒下就會出孝子」,雖然使用暴力的現象還不算太泛濫,但訓斥孩子的現象卻司空見慣。然而粗暴對待孩子不僅不能教育好孩子,還會帶來許多不良後果。首先,幼兒神經系統十分脆弱,粗暴的態度會使孩子精神緊張,有害身心健康。另外,粗暴對待孩子,表面上也許一時能鎮住孩子,但會導致孩子因為害怕暴力而不敢說實話,久而久之養成說謊話、不誠實的惡習。另外,孩子的模仿力很強,以後很有可能也會成為一個愛使用暴力的人。


何時樹立威信
根據調查,父母在孩子面前逐漸喪失威信的現象,在小學至國中這一階段較為常見,父母也往往在這個時候才想起要樹立威信,但實際上問題往往出在學齡前。科學研究顯示,孩子在3歲以後就有了自我的意識,開始懂得拒絕,因此如果這時你還是像以前那樣教育孩子,總是滿足孩子的要求,同時又不太注意自己的言行,沒有樹立威信的意識,那麼,日後想要再樹立威信就很困難的,那時你就無法拿捏該如何對待孩子。


先信後威

很多父母以為,威信威信,有了威才有信,其實正好相反,要想有威嚴首先要有信用。但是父母常常只會強調「威」,而忽略了「信用」的重要性,以為哄哄小孩很正常,許多調查都顯示,很多家長之所以在孩子面前不太有威信,往往就是因為不守信用。因為威信最終是讓孩子對家長產生一種信任感,這不是靠說教或者是打罵的方式能建立的,父母言而有信才是最重要的。以身作則,說話算數。即要求孩子做到的事,家長首先要以身做則;答應孩子的事,一定不要落空。


不利於樹立威信的教育方式

高壓:父母經常發脾氣,使用暴力,嚇倒孩子。
疏遠:父母不接近子女,不與子女溝通,不讓子女了解家長的興趣、愛好。
寵愛:父母對子女姑息遷就,有求必應。
擺架子:父母好為人師,自以為是,驕傲自大。
炫耀:父母總喜歡在孩子面前津津樂道,榮耀家史和自己以往的成就,不向孩提出奮鬥目標。
自以為是:父母認為自己的言行在孩子面前全是正確的,是家庭的法律信條。話一出口,孩子就得絕對服從;即使是說錯了,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也要強迫孩子照辦。
說教:父母總是滔滔不絕說個不停,擺出一副說教者的姿態。
誘惑:父母總是用各種獎賞,抬高自己的地位,用小恩小惠收買孩子心。


錦囊妙計

◆知已知彼
只要多瞭解孩子,抓住孩子內心的想法,就能更容易取得威信。


◆嚴與愛結合
教育孩子,嚴是必要的,但每次嚴過之後,應該想辦法去安撫他,開導他,使孩子感受到父母是愛他的,而不會對父母產生畏懼、抵抗心理。

◆以身作則
如果要讓孩子對父母產生威信,首先父母自己要做得好。比如,要糾正孩子亂扔垃圾的壞習慣,你光靠一遍遍地說還不行,還要做給孩子看,孩子看到父母的行為自然會模仿,同時也就比較容易接受父母的要求了。想想,如果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卻要求孩子去做,孩子怎麼會來聽你的?身教勝於言教,要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家長必須以身作則,作出榜樣。

◆教育一致
父母兩人之間的要求要盡可能統一,而且父母的前後教育都要一致,要善於控制自己的言行,不能一會兒高興起來隨便地逗笑孩子,一會兒心情不好又任意地打罵孩子。

◆量少而質精
太多的說教只能讓孩子感到厭煩,太多的嘮叨只能讓孩子感到疲倦,同時,孩子會暗暗嘲笑你只有這幾種教育方式,感覺到你的無能和無助,你的威信自然要大大降低。所以要樹立威信,教育時應抓住一些主要的東西一管到底,管得少而精,這樣反而更有效。

◆民主式管教
盡可能地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和嘗試,並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不能怕孩子犯錯誤而強制孩子照大人的意願行事。另外,家長還不能太在乎自己的權威和面子。每個人都有可能做錯事,孩子不對時應該批評教育,自己做錯時也要真誠地向孩子道歉,這樣民主、平等地對待孩子,反而會使孩子更加信任你,尊重你,更願意與你交流溝通。

◆向孩子學習
因為孩子一直在學習,所以他們的想像力非常豐富,但是難免也有我們大人不懂的事,這時,如果父母放下架子問:「這是為什麼?」「這是真的嗎?」「這個問題我不懂,你能告訴我嗎」,這不但不會使你失去威信,反而會提高你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反之,不懂裝懂或逃避回答則會使你更被動。

◆家庭和睦
父母之間要互敬互愛,互諒互讓。當發生矛盾或摩擦時,父母雙方要心平氣和地講道理,妥善處理。切不可大吵大鬧,拳腳相向,用粗暴的方式解決矛盾;更不要固執己見,使加深矛盾,導致家庭破裂。這是保持父母在孩子眼裏美好形象和樹立威信的重要因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dernd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