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打小朋友是不對的;也有人說,適度的體罰是可行的。無論如何,每位家長都希望家中小朋友都在一個沒有暴力的環境中成長。

但心理學家說,暴力不僅意味著家長動手打小朋友,對小朋友的不理不睬、侮辱、蔑視,讓小朋友承受超過他們承受能力責任和工作,給小朋友很大壓力,也是另一類形式的暴力。

您有見過這樣的父母嗎?為了懲罰不聽話,不讓小朋友用飯,還叫小朋友把家中地板給抹清潔,結果地抹不好,小朋友餓扁,還暈倒…。

有賞有罰是應當的,小朋友做錯事,應接受處分,但妥當善的方式才能產生成效,相關的處罰方式是小朋友能力所能承受。

老爹建議您用我家常用的懲罰方式,把小朋友最愛的節目取消,期限是一、二週,讓他們心疼。這些節目可能是小朋友最愛的電視節目、電腦遊戲…。

如果要施體罰,那之前,先問小朋友清楚所犯的錯誤與否,鞭打之後,也要讓他們有個獨自冷靜反省的地方,最好是他自己的臥房。之後,給他一個擁抱,和小朋友說,懲罰他,父母內心也感到痛,也要讓小朋友了解,唯有不斷積極改進,才能在學習之路往前走,走向光明大道。



老爹也遇過以下情形,功課不好,成績也差的小朋友,被媽媽在校門前罵個狗血淋頭。這位媽媽用詞相當惡毒,指他那位孩子“像豬那麼笨”、“早知生塊肉,也好過生你…”。 


雖然不是自己的小朋友,但聽了心裡面很不舒服,試想這位被罵的小朋友自尊心被損,日後如何在師生面前抬起頭呢?可能,他會成為同學的取笑對象,成為老師眼中的焦點人物,長久下去,將會把這名小朋友推向一角,他會對自己的人生失去方向,對學習失去信心…。

最好的方法,是有耐心地聽取小朋友對其課業成績下滑所作出的解釋,要如何回應小朋友,理想的地點是自己的家,而且是一對一進行。

老爹也覺得,我們不要為了讓小朋友聽從父母的話,總愛以“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你再不這樣做,就別叫我媽!”、“你如果不改,就離開這個家。”,去威脅小朋友。家長這樣做,只會傷害小朋友的心靈,並不會獲得什麼實質的幫助。

您認為,對小朋友出言威脅,小朋友就會把事情辦好嗎?不,這不一定行得通,可能會弄巧反拙,事情的演變會更糟。

我們有必要以正面的話取代負面的,說積極的話才能激起小朋友的向上向好,例如:“不聽話,我就不要你…。”改為“爸爸媽媽愛你,所以才要你這樣做,以免你受到傷害…。”,而“你如果不改,就離開這個家。”這句話似乎太激烈了,若真得會發生怎辦?老爹認為,這樣會更好“你知道自己做得不對嗎?上帝不喜悅不悔改的小朋友;如果不積極改掉惡習,將來就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同時,如果父母忽視自己的小朋友,不關心自己小朋友的營養,不給他們合適的衣服,小朋友也會感到很痛苦,這也是“暴力”。此外,對小朋友過度的照顧,也會影響小朋友的正常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dernd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