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玗玗  

看到報導說,某影星家裡是國語、英語、西班牙語交替使用。現在跨國的婚姻越來越普遍,家裡複雜的語言環境還真不在少數,到底該先教寶寶哪一種語言呢?


語言是人與人交流的重要工具,爸媽們當然希望寶寶個個是語言天才。一時間,雙語幼稚園非常盛行,而各種語言學習才藝班也早就四處林立。台灣小孩忙著學外語,加上原本各地的方言,家裡的語言環境實在很複雜。爸媽也不免疑惑,那麽多語言一起學,寶寶能接受嗎?


困惑1:先鞏固母語的寶寶早開口?

每個寶寶都至少可以掌握一種母語,有許多爸媽認爲應該先把母語學好再去學習其他語言。而以為過早給寶寶多語言環境,寶寶開口會較同年齡的孩子晚。可是語言環境非常單純,寶寶開口就必然早嗎?

小番茄從出生起,家裡就都對她講國語,兩歲時卻只會講單字,可是慢慢語言能力日新月異、突飛猛進地發展。到寶寶三歲後爸媽卻發現,生在南部的小番茄雖然國語很好,卻完全聽不懂台語!

而天霖正好相反,同樣生活在南部,耳濡目染的都是方言,對國語一竅不通。媽媽正在擔心

,馬上要上幼稚園了,能聽懂老師的講課嗎?

TIPS:

寶寶進入語言敏感期以後,對語言的學習能力是非常強的。你會發現有時寶寶在街邊聽到路人說話,馬上就能學會。在寶寶2~4歲時,抓住時機掌握兩種語言是可行的。在6歲以前給予多一點的語言刺激,對寶寶以後的學習更有幫助哦。

困惑2:採用雙母語,但掌握上不一定都很好

童乐无穷
兩地通婚、跨國婚姻的情況已經十分常見,爸媽可能各持一方的母語。在這種雙語環境下成長的寶寶會遇到什麽樣的問題呢,他們真正能做到雙母語嗎?

JONY的爸爸是澳大利亞人,自然說的一口英語,媽媽則是台北人。因爲寶寶長期生活在台灣,國語明顯較英語說得好。有時媽媽擔心寶寶與爸爸的交流會有障礙呢。

TIPS:

寶寶完全可以接受雙母語的環境,例如少數民族多少年來都是雙語教育的。實踐證明,最好的雙語養育手法是OPOL式(one parent, one language)即媽媽堅持說一種語言,爸爸堅持說另一種。這樣,寶寶就能同時掌握兩種語言哦。如果寶寶使用其中一種語言的機會少,那麽寶寶可能會因爲不夠自信而不敢開口。因此,多鼓勵、多讚揚、多給寶寶聽說的機會,這種情況很快就會改善。


困惑3:多種語言環境讓寶寶搞不清楚?

多種語言的情況在混血寶寶中非常多見,爸媽都來自非英語爲母語的國家,夫妻間對話使用英語,如果再定居在某個第四種語言國家,就讓語言環境變得更混亂啦。

馬德蕾娜就是這樣一個中意混血兒,爸爸是義大利人,媽媽是台灣人,定居在瑞典。寶寶自開口以來說話經常是中文、英文、義大利文和瑞典語夾在一起說,可是哪一種語言都只能說1~2個字。可能是跟媽媽相處的時間多些,中文相對稍強,能說3~4個字。最近半年生活在台灣,上了雙語幼稚園,最多只能說6個國字。要聽懂她說話還真是不容易的事,經常連爸爸與她溝通都要媽媽當翻譯呢。

TIPS:

這樣的語言環境是有點複雜,有點難爲寶寶。爸媽還是應該堅持OPOL方式,爸爸說義大利語,媽媽說英語,再請外公外婆說中文。堅持一段時日,就會看到明顯的效果。寶寶進入語言敏感期以後,會精準地分辨出誰說哪個語種或方言,從而自覺地轉換頻道呢。


關於兒童語言發展敏感期

蒙特梭利博士認爲語言是自然賦予人類的一種本能。寶寶有一種內在自發的力量,讓語言在寶寶不懂表達和不會自主活動之前,就開始吸收並儲藏。蒙氏理論認爲寶寶從學說話開始就進入了語言的敏感期,大約兩歲前後會進入語言爆發期。


寶寶開口的早晚有遺傳因素,也有個體差異,爸媽不要太在乎自家寶寶與同年齡寶寶的差距。在牙牙學語時給予積極的引導,相信語言天才就會出現在你家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dernd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