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位小朋友到了某個年齡層都自然而然地不安於現狀,對“冒險”產生興趣呢?

許多父母認為,幼兒蹣跚學步時,使用學步車可以使他們能及早、又安全地學懂走路,但我家老大以諾和小女兒以迦絕不是用學步車學走路的小朋友,他們是靠父母的鼓勵和指導,屢試屢跌,然後又再站立起來,記住了走路方法才往前走的那種小朋友。

這種具“冒險性”的學步法,使他們了解了手腳運用的技巧,結果他們的手、腳和腰部都越長越結實了。

小朋友“冒險性”的經歷還不只於此,他們下一個難關是學騎腳踏車。兩位小朋友可謂幸福,以諾一歲生日時,朋友就送來了兩輛幼兒腳踏車,他三歲時,公公送了較大輛附有輔助輪的兒童踏車,妹妹以迦也分享了這一份喜悦。

備有輔助輪的腳踏車不能使小朋友真正學懂騎腳車,應以諾的要求,老爹拆掉了左側的輔助輪,開始時他踏兩下便摔下,過後挺順利就在公園內的行步道上繞了好多個圈。現在,他要


老爹連剩下的一個輔助輪也拆掉…。

學走路和學騎踏腳車對於成年人來說,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可是對小朋友,則是他們在這段童年時期的一大人生歷練。身為父母者要讓他們依靠學步車學會走路、用輔助輪學會騎踏車呢?還是讓他們自己學會站起來往前走、不用輔助輪便學懂騎腳車?

八歲的以諾離開了學步階段已久,而騎踏車嗎!他覺得沒有輔助輪不是問題…。來到這一個八歲的年齡層,他似乎蠢蠢欲動,要嘗試另一段的“冒險歷程”,但他的這段歷程卻使老爹和太太有點兒操心。

最近三次的事件,促使老爹越來越關注以諾的行徑和設法放下更多的時間去幫助這位小朋友。三宗事件的發生巧合都是在他完成課業之後,

首宗事件:晚上約十時許,功課做完,明日的課本也收拾好後,以諾閒來無事,便從收納箱中找來小掃把打掃地上的鉛筆屑,小掃把找著,而他也從收納箱發現新的玩意兒-“POP、POP炮”,是華人新年前買下還沒“用”完的迷你炮竹(老爹多用它去嚇唬晚間擾人幽夢的流浪狗) 。

可能以諾心裡感到納悶,為何新年已過,還存放那麼多“POP、POP炮”呢?相信拿一點來玩也無妨吧!他幹冒著太太懲罰和破壞家具的風險(老爹當時在外州公幹),將“POP、POP炮”丟向在地面上爬行的螞蟻,“啪、啪、啪”聲響此起彼落。

丟炮的感覺和迷你炮著地效生的效果,以諾是嚐到了,他蠻得意自己的“傑作”,但他卻避不過皮肉之痛的“嚴懲”。

次宗事件:向來老爹與太太甚少用噴霧式的殺蟲劑,驅趕蚊蟲較喜愛用不破壞大自然的環保驅蚊膏,所以家中擺放高處的殺蟲劑淪為“裝飾品” ,好久沒用了。


一個早晨,老爹去了上班(這回老爹也不在場),太太驅車去幼兒園載送以迦返家,家裡只有以諾和正在打掃的印尼鐘點清潔女工。太太交
待好的功課做完後,以諾理應是為上學做好準備,但他似乎不甘寂寞(父母不在),見到飯廳和廚房有好多螞蟻正在爬行中(又是螞蟻,最近我們家四處可見到不同種類的螞蟻…),他扮演起滅蟲專家,跑到書房去尋找那瓶幾近封塵的殺蟲劑,不由分說就往螞蟻聚集處噴射。

太太抵達家門,還沒進屋就聞到濃濃一陣刺鼻的強烈殺蟲劑臭味,當然立即追問以諾究竟發生什麼事情?他表示要替我們家除掉那惹人厭煩的螞蟻,同時他要嘗試如何使用噴霧殺蟲劑。

幸虧當時廚房的煤氣爐並沒有啟動,不然以諾這種令人吃驚的冒險行為,將會把父母氣壞,也讓整個家庭蒙上不必要的損失。

這回以諾有受罰嗎?有,但太太並沒有施於“鞭刑”,改於“勞改”,令他自個兒扛水用布將所噴射過殺蟲劑之處清理幹潔,結果這一搞,他遲了去學校上課。太太這樣做,主要是讓以諾要承擔自己不正確行為所產生的後果,也要他學懂對事件負責任。

第三宗事件:那是一個星期日的晚上,家庭作業做完了,小朋友們都去刷牙,換上睡衣,準備進入臥房聽太太說故事,但這一次以諾刷過牙後,卻在換衣物的後房呆了很久,當他現身客廳時,讓我們嚇了一跳,他的樣貌“變”了,左右眼眉居然短

 

了,比原來的短了半截…。

太太和我見到這種情形有不同的反應,她見到以諾有點滑稽的樣貌哈哈笑了起來,以迦也笑了,反而老爹是笑不起,內心怒氣馬上爆發,把以諾叫到後房去,責問他反何拿剃刀玩? (其實他並不會用剃刀,這是他首次接觸剃刀,看起來他是蠻冒險的)

起先,他回答是太太是用剃刀修飾眼眉,他有樣學樣,不過追問下去,答案呼之欲出,他反問老爹,功課做完後,還有什麼可以讓他去做?和上回一樣,以諾沒受皮肉之苦,眼眉少了半截應是他已得到的懲罰了。

對於家中老大以諾最近異常的冒險行為,老爹反复思想,繼續相信小朋友的智慧,和對事情的應變能力,讓他們只在適度看管照顧下成長?還是應給小朋友在完全受到保護的環境長大?

老爹選擇前者,老爹認為小朋友完全受保護只會再製造多幾朵溫室小花而已,他們長大後,將會經不起各種考驗,而適度看管與照顧較理想。第一、第二和第三事件發生之後,老爹和以諾都對談,花費一番唇舌,但卻非興師問罪,而是向他分析事件對他和整個家庭造成的影響,講解“POP 、POP炮”、殺蟲劑及剃刀正確的使用法。

對談是雙向的,老爹也讓他發表對三宗事件的想法,了解他這樣做背後的動機,從中曉得這是小朋友好奇,研究欲作祟,進而產生一種冒險行為的表現。

小朋友的冒險行為確實可怕,然而天生樂觀的老爹經過短時間思考後,認為如果多放下時間關注小朋友日常言語行為,事前就對他們的問題講解,並陪伴他們進行各項“研究”,相信只要處理得當,那沒有比冒險患難,更能讓小朋友獲得寶貴的經驗。在各個事件的經歷之中,讓他們冒險前進,每次都能化險為夷,小朋友一定會有驚人的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dernd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