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小朋友的偶像是誰?是Spiderman嗎?是Batman嗎?還是Superman?

身為父母,如果連小朋友喜歡上什麼都不清楚,那便是大問題了,我們要趕緊作出省思,快快的補救。

了解小朋友心目中所心儀的人物,即使我們曉得那不過是一個虛擬的人物,那我們就可透過這個“人物”,進入小朋友的內心世界。洞悉小朋友的在想什麼,進入步蹭入他們的內心世界,那我們就可以獲得小朋友認同,接受我們和他是同一“國度”的“國民”。

老爹家中小朋友最喜歡的虛擬人物是“機械貓小叮噹”,每週六NTV7電視頻道傍晚7時放映的“小叮噹”片集,兩位小朋友必定捧場,可謂風遭雨不改。不 論我們大人喜歡不喜歡,同意不同意,都得承認小朋友們喜歡它、談它,所以我們必須了解它(小叮噹)。

老爹覺得,如果我們否定他們的想法,相反的強迫他們接受我們要的模式,結果可能弄巧反拙,不但無法達到目的,與小朋友的距離漸行漸遠。


對於這點,我們對Spiderman、Superman、Batman、Hello Kitty、小叮噹、龍貓、Micky Mouse、唐老鴨…,都該好好地了解。

在這裡要問一個簡單問題,小朋友為何會喜歡“小叮噹”?老爹太太外甥是一名“小叮噹”超級粉絲,家中“小叮噹”漫畫多得不得了;“小叮噹”的連續集光碟,他也珍藏不少。他與老爹家的小朋友也是好朋友,多少小朋友都會互相影響,自然也愛起這位虛擬人物了。

“小叮噹”漫畫中的大雄是一名大智若愚的人物,他經常給他的兩位亦敵亦友阿福和技安欺負,但往往在最後關頭,都獲得小叮噹出手相助,化險為夷。不但如此,大雄也往往獲得他的女朋友靜宜擁護和祝福…。

小朋友常把大雄和小叮噹當成一名現實人物,他們或是形容自己為大雄或小叮噹,夢想是他們的化身;他們覺得,既然是大雄,任何事的發生都無需擔心,反正會有“救星”幫忙(救星是誰?當然是父母啦!);也有可能他們要模仿小叮噹,有用不盡的法寶,沒有不能解決的事情。

小朋友擁有類似的心態,父母怎辦?別只一昧扮演“掃毒”者的角色,企圖清除小朋友心目中的魔障,反之應進入他們的內心深層,了解他們此刻的心情。

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說,兒童的心理世界與成人不相同,成人應該學習以兒童的方式思考兒童內心問題。


小朋友不像成人那樣,他們是以“動物”或“卡通人物”崇拜,過渡至“人物崇拜,無論是小叮噹,或者是大雄,都是他們的好朋友,也是學習的夥伴。

說到這兒,你可以想像這麼有趣的東西,身為父母還要百般阻攔嗎?還要想方設法腰斬他們的喜好嗎?

別特地去傷害小朋友們的心,愛他們所愛,陪伴他的成長才是上策。我們要做的是在他們閱讀相關漫畫或觀賞相關片集前,先去“過濾”它,確保不含暴力、色情、錯誤思想觀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dernd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