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金主義專蠻橫行的現實社會,連還在接受啟蒙教育的莘莘學子也受到影響,往往父母的話當耳邊風,不然就是跟父母談條件,要這個又要那個,總之他們的要求無法獲得滿足,就休想見到他們動手做好父母要求的事情。
當然,小朋友會有這種異常的舉止,我們也不能全怪他們,畢竟社會風氣敗壞,不良意識在媒體刻意渲染下,黑成了白,而白則成了黑,事非顛倒,沒有了分界線。
事非黑白的分界線似乎逐漸模糊,與此同時,灰色地帶卻應運而生,許多小朋友不明就理,自然墮入灰色地帶的陷阱裡。
說到底,父母在引導小朋友向善方面,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可是現時代的上班族父母,往往把這一個責任交給了幼兒園的老師;小朋友屆臨啟蒙教育後,就把這一個責任轉移至正規學校的老師,而自己則以工作和家務繁忙的一大堆理由推搪責任。
歡迎來到[摩登老爹]的世界!
目前分類:【親子之愛】 (32)
- Nov 23 Sun 2008 22:59
別將照顧孩子責任假手予人
- Nov 23 Sun 2008 22:44
絕不像自己的父親那樣
有時候和兩位小朋友相處時,老爹在想,自己到底是一位什麼樣的父親?而和我自己的父親又有什麼區別?
老爹父親誕生的那個年代,屬於中國式封建主義時代過渡期,自然他也延續了男尊女卑那種舊思想框框,太太必須留在家中相夫教子;對於兒女,他要求完全服從行為表示對父母的孝順。
其實,老爹的另一個“父親”,即岳父,也是如此,他來自大家族,他的父親,也是太太的爺爺,在家中是一位權高位重的大家長,他說一,沒人膽敢說二,結果岳父在耳濡目染之下,也延用了這一套冶家教子。
老爹七歲時,父親離鄉背景,到遠地去經營酒樓,但家中四位兄弟姐妹並沒擺脫那種令人恨惡的主義束縛,媽媽承續了父親的衣缽,用高壓的手法冶家,兄弟姐妹對於媽媽管教兒女的方式,敢怒不敢言。
- Nov 06 Thu 2008 20:07
愛心小天使
混亂是當前世界的寫照,您可以聽見打戰和打戰的聲音,您也可以看見種族與種族之間的紛爭和仇視,互相殺戮,甚至您還好好一個家庭,最終卻鬧得家破人亡的悲劇…。
我們對當前國際的動盪局勢深感痛心,我們不斷自問,這是為何?它的發生是必要的,還是可以避免的呢?問題往往沒有答案。
為何這一個世界那麼“亂”?天災人禍從來就不間斷地發生,此起彼落;天災-人類無法主宰它的“降臨”,那是上帝的“懲罰”,人類無法阻擋,也毫無阻擋的能力。
不過,人禍-種族仇殺、戰爭卻是源自人類的貪婪,它是可以避免的,但人類卻要通過它來達到自己的自私目的,卻果賠上了千千萬萬條無辜性命。
- Jun 14 Sat 2008 23:01
This is for my 爹
父亲节前夕,老爹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这份礼物比珠宝、砧石还要有价值,它是老爹疼爱的宝贝女儿以迦的“作品”,为父亲节而制,也是为老爹而制…。
其实这份礼物市值不高,也卖不到好价钱,但它却在老爹的内心里如珠如宝。礼物虽非什么实用价值很高的东西,但它却代表女儿一份爱意,一颗真诚的心。
这份小小的礼物是女儿幼儿园的其中一项功课,她的老师让她们透过上美术课,学习制作父亲节礼物,今年的“功课”是一本记事簿。女儿的老师也挺有心思,用厚纸皮画了一个卡通味十足,带上黑帽子,长了胡须,有点像侦探的男仕,然后配上“双手端上茶”的记事本,可爱极了。
- May 23 Fri 2008 00:10
災難使我們更覺生命可貴
您有體驗過什麼是“地震”嗎?您有嚐過劫後餘生的感覺嗎?美國、日本、台灣、中國、印尼等位於地震帶國家的朋友們都有過這類經驗,他們經常要面對火山爆發、地震、颱風、泥石流、海嘯…的威脅。
馬來西亞這是一塊樂土,這兒遠離那叫人驚駭的“地震帶”,沒有火山、沒有地震;這個國家也不像菲律賓、孟加拉、台灣和緬絢那樣,經常要提防各類型的風災發生。
2004年南亞大海嘯以前,每當世界某個角落髮生天災後,老爹總覺得我們是那麼的幸福,無需面對這種可怕的場面。在和太太在討論時,老爹經常強調,我們要珍惜當下,和家中兩位小朋友好好地過活,並且盡我們的力量,幫助有需要的人。
2004年南亞大海嘯以後,我們的之前想法出現改變,這片樂土已不再是樂土,竟然開始躲不過地震的搖撼,北部檳城、吉打,以及中部的首都吉隆坡及南部的柔佛都出現餘震,而且多座沒有防震設備的高樓受到破壞。
- May 08 Thu 2008 10:27
愛心滿滿
老爹家中兩名小朋友自小就在基督教會長大,兒子以諾七歲時在媽媽帶領之下,決志相信主耶穌為他個人救主,而女兒才四歲多,我們讓她在大一點後,才讓她自行決擇…。
在老爹和太太的配合下,我們提供了很多關於“愛”的故事書,給予兩位小朋友閱讀,不但自己讀,我們還陪他們讀,不但陪他們讀,我們還讀給他們聽;所謂耳熟能詳,多聽自然對故事書中的內容熟悉,也了解書中意義,在應用方面,不經然地行出來了。
- Apr 15 Tue 2008 22:07
讓小朋友吃垃圾?
老爹沒當新聞從業員之後,轉往食品行業已8年,對這行的了解不算是專家,但也掌握了一定的資訊。老爹也覺得,不適當的食物和飲食習慣,將會對小朋友的大腦運作造成嚴重的破壞是不爭的事實,它最終會妨礙小朋友的智慧發展。
在老爹的家,零食幾乎成為了違禁品,小朋友在家中找不到爸爸媽媽從超市買回來的糖果、口香糖、有味水條…,縱然家中出現這些食物,那不過是在教會主日學老師派送的禮物,小朋友要吃,也先須得到媽媽的允許,同時份量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為什麼要限制小朋友吃零食呢?老爹和太太從報章、書藉、講座都獲得
- Mar 27 Thu 2008 10:07
當小朋友懷念父母時
也許我們想,小朋友還沒到適學年齡,小朋友要怎麼“黏”,就怎麼“黏”吧!反正他們還小,需要父母給予多點愛和關懷;不過到了他們要踏入學校門檻那一天起,小朋友與父母分不開的狀況,勢將會為雙方製造麻煩。
難道要父母陪著小朋友上課?或把小朋友留在家裡,讓家教為他上課?兩種方法都行不通!
- Mar 02 Sun 2008 21:04
我想要………

老爹與太太經驗所得,要讓小朋友們融洽相處,彼此相親相愛,首先就得讓他們學習彼此「尊重」,只要懂得互相尊重,那接下來相互之間的矛盾和爭議,就可拿出來好好的談,接著設法解決。
- Mar 02 Sun 2008 17:06
Barney show time

不過,他們最近卻愛上了“大恐龍Barney”,這是因為老爹從遠自檳城的朋友家中藉了一大堆的“大恐龍Barney”電影光碟給他們觀看,他們起初從探索,至觀察,進而愛上了他們。
“大恐龍Barney”不是一套卡通片,它是一套非常適合小朋友的知識影片,透過這只紫色大恐龍,還有它的恐龍朋友BJ和Baby Bop,以及一群小哥,小姐姐的演出,把新知識帶給小朋友觀眾。
- Feb 27 Wed 2008 21:05
為什麼?

老爹心裡面想,回答了她的問題之後,就可以滿足了她的求知欲,誰料,她並沒有停止問下去,相反的她來一招,從老爹的答案中找出疑問…… …,然後找答案,有時候老爹和太太被其這一著弄到啼笑皆非。
老爹在學校讀書時期,酷愛華文這課,對於成語、詩詞也有點研究,面對這一位小朋友,老爹終於明白什麼是「舉一反三」這回事了。
- May 19 Sat 2007 14:30
別錯失孩子的關鍵期

- May 16 Wed 2007 00:23
手足情
身為父母,我們都必須明白,手足間的“針鋒相對”,是孩子世界裡的常態。明白了之後,父母們就不必感到緊張而產生擔尤,認為這是負擔…。
專家研究,小朋友越長越大,爭吵就可能吵得越大,同時他們之間的年齡差距越小,爭吵也比年齡差距大的吵得厲害。
可以這樣說,爭吵也是小有友生活的一部份。老爹家的兩位小朋友,年齡相差三年,爭吵難免會發生,要解決他們之間的問題,就要有一定的良方。
- May 12 Sat 2007 12:35
你家的寶寶是什麼類型?

其實,在醫院所認知的寶寶,回到家之後,很少還是自己所以為的那樣子。事實上,所有寶寶的飲食、睡覺、回應、平靜下來的方式都完全不同,我們可以稱它為「性格」,或者是「個性」、「天性」。
這種所謂的性格在寶寶出生後的第三天到第五天,便開始慢慢顯現,它同時也顯示你家的寶寶是哪種類型。
不過,性格是可以去影響的,不是一生下來就決定的。沒人會說小時候難帶的寶寶,長大後就會對父母惡言相向;也沒有體格看起來虛弱的寶寶,以後做任何事就會經常碰壁。
- May 12 Sat 2007 12:34
融入嬰兒世界的鎖匙-「尊重」
- May 12 Sat 2007 12:33
和寶寶對話
- May 12 Sat 2007 12:32
把家人當朋友看待

對於我們的家人,包括我們的父母、我們的伴侶、我們的孩子,我們卻少給了這些,我們往往很難懂得用更溫柔的方式,接納他們的缺失、粗魯與迷惑。老爹也覺得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在自己的家人面前,感到愧欠。
把我們的家人當作朋友吧!讓我們將家裡每一位成員都當作我們最要好的朋友、知己…,相信這樣,我們會感到這個家充滿溫馨。
朋友許多時候會為我們設身處地思考和安排,伴隨我成長;對待我們的家
- May 12 Sat 2007 12:31
親子共遊樂趣多著呢!

您家的小朋友又會有什麼反應呢?老爹想,小朋友對可以去渡假而產生的自然反應是預料中事,但問題是作為父親要如何兌現對小朋友許下的承諾,不讓小朋友們僅是引頸長盼,最後空歡喜一場。
全家人外出渡假,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小朋友年齡尚小時候,大件小件 行李需要準備一大箱,對許多父母來說,這是一件“苦差”,而老爹則常以“戰爭”形容這件差事。
對父親來說,並非每一位父親都善於收納,“渡假”對於這類父親來說,既欣喜又存在著矛盾的情結,搞不好可能會弄得一團糟。
- May 12 Sat 2007 12:29
親子運動樂

當然,我們都很清楚,這些運動都需要有一定的體能才可以做到,而且也要懂得如何發揮自如的技能。
其實和小朋友玩球類遊戲,不一定要選擇高難度的,踢足球也是一項蠻容易的球類運動。通常玩這類運動僅需小朋友能站立平穩即可,老爹相信如果再加上父親的扶持,小朋友每踢一次球,便可踢出直徑一、二公尺的球了。
“丟擲”球類也是不錯的一種運 動,小朋友可依不同的年齡,丟擲不同重量的圓球。有鑒于體格關係,要玩真正的籃球,可能要待他們六、七至歲才行。
- May 12 Sat 2007 12:27
和小朋友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