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於我們的家人,包括我們的父母、我們的伴侶、我們的孩子,我們卻少給了這些,我們往往很難懂得用更溫柔的方式,接納他們的缺失、粗魯與迷惑。老爹也覺得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在自己的家人面前,感到愧欠。
把我們的家人當作朋友吧!讓我們將家裡每一位成員都當作我們最要好的朋友、知己…,相信這樣,我們會感到這個家充滿溫馨。
朋友許多時候會為我們設身處地思考和安排,伴隨我成長;對待我們的家
別當一個沒有智慧的父母。老是計較於事情的表面,那不是小朋友問題的重點,他們希望的是,我們真的明白他們的心聲。
如果說了解小朋友的心靈是親子溝通的第一個法寶,那麼聆聽是第二個法寶了。不論小朋友之間為了玩具出現爭執,或者是他們在學校裡闖了小禍…,我們都得讓他們有訴說的權利,而我們則有“聆聽”的義務。也許他們正感到茫然,也許他們真的有話要說,也許他們渾然不知自己已闖了禍。給他們機會,那我們才能從他們那兒了解他們的難題,這樣我們才有機會對症下藥。
我們也應當一個協助小朋友解決疑難的好朋友,儘可能讓他們明白他們的盲點在那裡。我們不一定須是一名博學家,但我們可以藉著書刊、專家論點…,運用這些資料協助小朋友渡過困難。最後,給他們多一點關懷、支持、同理和鼓勵,這樣和他們的溝通才會遇到障礙。
全站熱搜